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李森: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2022年09月19日            

 

 

 ▲ 李森(宝威体育平台app下载教育学部教授、博导)

 

2022年4月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要求“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为引领,以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促进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师范院校是高素质教师培养的“工作母机”,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的本色和特色,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的根本保障。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地方师范大学的办学质量和优秀教师的培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为此,在新时代教师教育转型与发展的背景下,剖析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蕴,揭示其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探寻其突破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蕴

(一)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教师教育质量是指“教师教育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各个环节的效果和素质,具体包括教师教育机构质量、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培养或培训的人才质量即教师候选人质量”。教师教育质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仅关涉教师教育的具体要素,而且还涉及特定阶段教师教育的质量水平,是对教师教育诸多范畴的发展程度及其成效的表征。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对教师教育发展质量的憧憬和追求。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教师教育质量水平,包括高素质教师人才的培养、教师教育体系的优化、教师教育运行的有序等;从动态的视角来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反映的是教师教育发展的过程,体现为教师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基于此,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指立足地方区域实际,以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培养为目标,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多元主体协同协作,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善治和质量提升,并彰显地方师范大学特色的过程。

(二)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表征

新时代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六重表征。一是师范性,这是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属性,体现出榜样性、道德性与育人性的特征。二是专业性,即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通过专业化的学校治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培养专业过硬的卓越师资。三是在地性,即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地方区域教育发展实际,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价值导向,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卓越师资。四是特色化,即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不能按部就班、千篇一律,需要在历史回溯、现实诊断与未来憧憬的基础上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彰显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特色。五是协同性,即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跳出地方师范大学的本位思维,通过多维主体协同,推动教师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六是开放性,即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突破封闭思维,在对外与对内的开放中实现信息的互通与共享。

二、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新时代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为定位不清,在师范性与综合性之间游离,导致自身师范性式微。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定位和价值导向,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呈现出同质化现象,并滋生了保守性和封闭性问题,削弱了教师教育整体力量。

(一)“去师范性”倾向明显,背离了教师教育“初心”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地方师范大学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向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情结,其不安于教师教育本位也由来已久。”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地方师范大学普遍存在“求大”与“求全”的发展情结,不断扩大学校规模,大量兴建新校区,不断增加招生人数。同时,在专业设置方面,地方师范大学设置了大量非师范类专业,诸多学校尽管还冠以“师范大学”的名义,但事实上其师范类专业和师范生数量已远低于非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生数量。在此状况下,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境地,教师教育的师范性不断被削弱,不利于师范生高尚师德品质、深厚教育情怀和个体教育理念的形成,严重制约了高质量师资的培养。

(二)同质化问题突出,遮蔽了教师教育特色

在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对教师教育发展的目标、原则、要求与举措等进行了阐释和指引,以此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然而,部分地方师范大学在贯彻国家相关教师教育政策时,往往遵循自下而上执行的思维方式,缺乏对自身实际的分析,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动性有余、主动性不足,致使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在地性体现不明显,呈现出同质化问题。如教师教育发展定位、教师教育机构、教师教育课程以及教师教育实践等方面体现出较高的雷同性,遮蔽了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地域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脱离了地方教育实际,大大削弱了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影响了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其高质量发展。

(三)多元互动不足,削弱了教师教育整体力量

地方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在纵向上与部属师范大学和地方师范学院联动不够,各自为政、力量分散,未能很好地发挥地方师范大学的联结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教师教育发展的协同力量。同时,在横向上,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校内相关非师范部门互通不足,制约了学校内部信息的互通与资源的共享,削弱了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力量。概言之,地方师范大学与相关院校和机构的联通与互动不足,导致其在资源共享、合作研究、信息互通、经验互鉴等方面较为封闭和保守,极大地削弱了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力量。

三、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

破解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困境需要在明晰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在协同开放中不断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明晰多重定位,引领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方向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建设更有质量、更具特色、更富内涵的师范大学离不开清晰的办学目标定位。”新时代推进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定位,明晰价值追求和目标指向,如此才能提升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质量和水平。首先,在角色定位方面,地方师范大学“要坚持把师范教育作为自己的主责主业,要有为建设教育强国培育教育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认识到教师教育是彰显地方师范大学师范属性的根本,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其次,在价值定位方面,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价值导向。无论是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实践举措,还是质量评价,都要秉持“地方”情怀和“乡土”情结,着力提升地方基础教育质量。最后,在目标定位方面,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为根本旨归,始终将卓越教师培养作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如此才能彰显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水平。

(二)立足地方实际,在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彰显特色

地方师范大学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注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动态,关注地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主动满足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为地方提供优质、高水平的教育服务,在服务和贡献中求得更大的发展。为此,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地方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实践举措,在不断提升地方基础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彰显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特色。具体而言,一是在发展规划与设计方面,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应秉持在地化视域和地方情怀,在把脉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促进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区域基础教育的精准对接。二是在机制创新方面,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应与基础教育在多重互动中实现深度融合,如通过创建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试验区、建设师范生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大中小学教研协作共同体等方式,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结。三是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者需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研究,通过深度掌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症结,为提升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献言献策。总之,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只有通过与区域基础教育的联结、互动与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能彰显特色与提升水平。

(三)多元主体联动,在协同合作中提升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的引领示范作用,建立部属师范大学和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支持区域内相关院校在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范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据此,新时代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联动多元主体,提升整体力量。一方面,地方师范大学纵向上要加强与部属师范大学、地方师范学院、教研机构以及中小学的联系,在上通下达中强化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力量。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名单及组团安排的通知》,提出采取“1(高水平师范大学)+3(优质师范大学)+N(地方薄弱师范院校)”的模式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地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可以利用国家政策,借助部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优势资源,加强与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进而增强自身教师教育发展的力量。另一方面,地方师范大学横向上可通过同类大学之间的互动,以及自身内部不同部门、机构和专业之间的联动,在经验共享与借鉴的过程中增强自身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力量。基于此,地方师范大学在多元主体的互动过程中构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强化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主体力量,并在协同协作中切实推进自身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